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 价值交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培育路径研究

    陈晶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共同心理认同,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引领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共识的精神旗帜。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底蕴,存在相互补充和相互强化的内在关联。文章提出融合培育的实践路径:教育引导,践行共同价值观念;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社会实践,将融合理念融入日常生活。通过上述路径,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025年03期 v.33;No.17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特点、机理与路径

    杨梦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旨在使理论观念深入人们的生活世界,在实践生活中得以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具有人本性、情境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其机理表现在:从生活出发、融于生活、最后回归于生活。为切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活化,应从“有形”生活化抓手、“有感”生活化体验、“有效”生活化规制三个方面优化实践路径。

    2025年03期 v.33;No.172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一带一路”·呼伦贝尔研究

  • 中蒙俄三国能源合作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杜青松;宝勒尔陶立;

    法律保障是顺利推进中蒙俄三国能源合作的关键要素。目前,中蒙俄三国法律体系存在差异,给能源合作带来诸多挑战。因此,本文提出中蒙俄能源合作应始终贯穿法治理念: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规范的制度框架,建立健全法律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法律有效施行;另一方面,要推动法律协同合作,加强各方对法治理念的认识与理解,提升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筑牢法律屏障,为能源合作保驾护航。

    2025年03期 v.33;No.172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一带一路”倡议“五通”理念下的旅游俄语课程体系构建

    宋铁勇;张小辉;田振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推进,社会对于既精通语言交流又通晓专业实务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愈发迫切。本文以内蒙古M学院为例,分析旅游俄语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理念,提出“俄语+旅游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五通”理念,通过优化旅游俄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等路径重构旅游俄语课程体系,培养“俄语语言能力+旅游行业技能+跨文化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一带一路”建设中有关跨境旅游、涉外服务等场景需求。

    2025年03期 v.33;No.172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高等教育研究

  • 新时代地方性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以H学院为例

    李纯丽;孙嘉琪;靳泽萍;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广泛分析国内外教师职业倦怠相关研究基础上,以H学院教师为例,进行了“新时代地方性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结果发现,H学院有95.2%的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状况,并且性别、教龄、学历、职称等人口统计学因素都会影响到职业倦怠的表征。

    2025年03期 v.33;No.172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1K]
  • 话语体系建构视域下中国特色术语翻译的原则与实现维度

    胡冬林;张德让;

    术语具有话语体系建构的功能,术语翻译服务对外话语体系建构,能够为国家争取话语权,但术语翻译后在目标语境未必一定流通。为了促进被译术语有效流通,对外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应将中国特色术语翻译与传播融通,关照译者、受众、译法等多个维度。就译法而言,可通过文内阐释补充必要信息、解决术语内涵迻译不充分的问题,具体包括以“括注”细化阐释信息、以“功能词”引导阐释信息、以“定语从句”续写阐释信息、以“破折号”凸显阐释信息、以“背景描述”前置阐释信息。

    2025年03期 v.33;No.172 29-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2K]
  •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刘学明;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国家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重大战略举措,为师范生培养带来了新思路。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认证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英语师范生的培养现状,积极探索适应认证要求的英语师范生的培养策略,旨在有效提升英语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助力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25年03期 v.33;No.172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新路向

    宁宁;张为;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红色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为激发和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提供了新的途径。红色文化和奋斗精神具有历史根基的同源性和价值导向的同构性。数字化赋予红色文化共享性、精准性和交互性等特征,拓宽了奋斗精神内容的表达维度,提升了奋斗精神培育的能动性。目前,红色文化数字化存在多维异化现象,如数字化的复杂性冲击红色文化内核、红色文化数字化创新性未充分挖掘、教师红色文化数字化素养欠缺等。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实践路径:铸牢红色文化新兴媒体阵地,深植大学生的奋斗品质;搭建红色文化大数据共融平台,拓宽大学生的奋斗视野;提升教师红色文化数字化素养,激发大学生的奋斗精神。

    2025年03期 v.33;No.172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 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创新路径研究

    包思彤;张丽;

    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具有的实时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等优势,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路径,但也带来了多元化社会思潮冲击、体制机制亟待完善、话语传播弱化、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亟需增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深入剖析自媒体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及创新路径。研究发现,高校可通过提升教师素养、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平台建设及创新话语体系等举措,有效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和引领力,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5年03期 v.33;No.172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语言文学研究

  • 新世纪内蒙古儿童小说叙事主题的自然、伦理与科学新变

    杨晓敏;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需由自然选择经伦理选择最终走向科学选择阶段。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儿童文学作家的动物书写、成长书写以及从奇幻到科幻的书写都从不同层面展示出叙事主题发展的新态势。本文以鲍尔吉·原野、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韩静慧、力格登以及巴音·孟克等作家的作品为例,探讨了新世纪以来内蒙古儿童小说在自然、伦理与科学三个叙事主题上的新变,揭示了这些变化对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现实回应。

    2025年03期 v.33;No.172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 契丹大字铜印研究展望

    张少珊;

    文章对已经刊载的契丹大字铜印和相关的研究论著进行了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对已经解读的、受到学者认同的契丹大字铜印做了说明。同时认为加大契丹大字的解读、加强辽代官职官制的研究、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加入进来都会对契丹大字铜印解读起到推进作用。

    2025年03期 v.33;No.172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1K]
  • 新世纪内蒙古文学精品北疆文化主题呈现的艺术方式及技巧研究

    方丽杰;陈艳华;曾庆娜;才志华;

    新世纪内蒙古文学创作蓬勃发展,作品数量日益庞大,文学精品不断绽放艺术光华。内蒙古文学精品是北疆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注重艺术表达方式,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技巧。本文以阐发北疆文化主题的内蒙古文学精品作为研究的立足点,分析其艺术方法和技巧,展现内蒙古文学成就,推动内蒙古文学创作的持续繁荣和进步。

    2025年03期 v.33;No.172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经济·社会研究

  •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探究

    侯春苗;

    内部审计在高校财务现代化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规范开展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能有效规范高校财务活动,营造良好经济秩序,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在查阅相关学术论文资料的基础上,参考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制度系统,分析本地区部分高等学校的内部审计情况。通过探究高校内部审计现状问题,提出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高校需要树立新时代内部审计理念,提升审计团队的专业素养,同时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和功能,优化高校内部审计流程及操作程序。期望为高校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5年03期 v.33;No.172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 生态环境保护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研究——以H市生态环境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都叶敏;

    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既对生态环境保护公司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机遇,又对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带来了挑战。本文以H市生态环境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探讨生态环境保护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类型及表现以及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从优化多元的融资管理渠道、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健全严密的收益管理体系、完善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防范措施,以期有效预防财务风险,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v.33;No.172 71-7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 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突破——基于呼伦贝尔市的经验证据

    吴清秀;

    呼伦贝尔市作为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从县域经济滞后、产业结构失衡和农牧民收入微薄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制约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研究发现:(1)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资源禀赋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2)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传统农牧业和资源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发育不足;(3)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受自然条件、市场波动和技能短缺多重因素制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突破路径:通过特色县域经济培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牧民增收机制创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结论为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启示。

    2025年03期 v.33;No.172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 基层治理中精准监督和减负增效的策略

    冯恒兴;

    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稳步向深向下延伸,伴随的行政负担以及监督压力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同步持续加强,形式主义的新变化、新趋向还在基层不同程度存在,故而统筹做好精准监督和减负增效工作十分必要。目前,属地责任滥用、考核标准简单化随意化、监督检查种类繁多、信息化隐形加码、避责主义蔓延等因素共同造成了基层治理过程中的负担过重。对此,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基层减负,应通过筑牢思想根基夯实基层堡垒、建立健全基层权责对等机制、健全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持续完善基层监督体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等方式实现基层治理效能的不断提升。

    2025年03期 v.33;No.172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理工研究

  • 基于多策略改进的海马优化算法

    刘天宝;刘雪薇;

    本文针对海马优化算法在求解复杂优化问题时,存在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精度低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海马优化算法,该算法结合了四种策略来提高原始海马优化算法的性能。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精英反向学习方法,显著提高了种群多样性,有效缓解了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其次,利用二次插值策略提高了海马优化算法的开发能力,提高了其求解精度。之后,提出了一种动态自适应权重繁殖机制。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种群质量,而且有助于平衡算法的探索和开发。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调整因子,以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适用性。将改进后的海马优化算法与其他10种算法在8个基准测试函数和2个工程设计问题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优越性。

    2025年03期 v.33;No.172 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4K]
  • 基于深度学习的旅游资源型城市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为例

    韦丽红;王继钢;

    利用遥感图像与深度学习结合来识别土地类别,有助于旅游资源型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构建了针对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的HLR数据集,该数据集由Sentinel-2卫星拍摄的图像构成,并标记了6种地物类别。在UNet、UNet++、DeepLabv3+和PSPNet等多个模型上进行了实验评估,并通过调整损失函数系数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UNet模型整体表现最佳,特别是在水域和农地类别识别上优势明显。从HLR数据集的实验结果看,UNet模型的平均交并比和精确率分别比其他模型的平均值高出14.65%和13.32%,且在类别边缘提取方面表现得更加完整和准确。结果表明,UNet模型对包含大面积类别的HLR数据集具有很好的分割能力。

    2025年03期 v.33;No.172 95-10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蔷薇亚科蚊子草族的分子物种界定研究

    陈荀;

    本研究围绕蚊子草族物种界定问题展开探讨,选取14个种69份样品的9个基因片段,构建叶绿体&核基因串联、核基因ITS两套数据集。运用bPTP和ABGD两种方法进行分析,系统发育树显示,串联数据集14个物种聚为4大分支,bPTP-RAxML与bPTP-MrBayes分别划分出28个和21个种;核基因ITS数据集下14个种形成5个分支,bPTP-RAxML、bPTP-MrBayes和ABGD分别界定为12、16、17个种。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数据集与界定方法的差异,为蔷薇亚科物种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33;No.172 10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教学实践研究

  • 新工科背景下呼伦贝尔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建鑫;

    推进“新工科”教育的再深化、再拓展,会促进高校对新时期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土木工程专业属于工程复合性学科,本文分析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行业融合等方面的缺陷,提出面向“新工科”,建立“三点一面一体”培养模式和“三个融合”教学新思维以及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以实现培养具备跨学科、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025年03期 v.33;No.172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 高职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文化的融入路径与创新实践

    徐桂芳;包芳;狄继芳;

    本文探讨了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融入与创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验证了融入数学思想文化后学生成绩提升12.5%,学习兴趣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数学思想文化的融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信息化手段应用等数学思想文化融入路径,并通过教学实例验证其有效性,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

    2025年03期 v.33;No.172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我国幼儿教师心理研究的进展与反思——基于中国知网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强健;关宇霞;

    为全面了解我国幼儿教师心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深入剖析研究热点与潜在问题,本研究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4-2023年间发表的930篇关于幼儿教师心理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可视化分析。通过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等方法构建了幼儿教师心理研究的知识图谱,揭示了该领域基本概况与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心理研究的发文量呈现波动式增长,作者合作网络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热点覆盖心理健康与能力、职业情感与体验、社会支持与投入方面。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幼儿教师心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心理支持。

    2025年03期 v.33;No.172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 AI多模态教学模式在日语读写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

    卢昱安;

    本文旨在将AI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学习、深度思考方式培养三者相结合,探讨AI多模态教学模式在日语读写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分析AI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并指出其在日语教学中的优势。针对日语专业读写课程的现状,提出优化课程设置和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策,并以“治愈系文化”的主题为例,对基于AI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日语读写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包括分组与主题设定、任务分配、多模态资料搜集、交叉阅读与AI深化创作等环节。此外,本文还探讨了AI多模态技术应用下的教学评价机制,目的在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AI多模态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日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创新思维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25年03期 v.33;No.172 131-135+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 信息技术赋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混合式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吴红艳;张志莉;宋旭霞;

    课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阵地,而课堂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式变革,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养培育。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学习者个性化分析不足、课程思政融入不自然以及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学生的精准画像;将“教师行为准则”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的实践举措,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业表现得到提升,教师教学方式得以优化,提高课程的教育水准与成效。

    2025年03期 v.33;No.172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 义务教育阶段课后作业设计研究:回溯与展望——基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2001—2024年的文献分析

    张子鹭;

    本文对我国2001—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后作业设计展开回顾和研究,作业设计的研究经历了意识转变、多样化实践、融合创新并重三个阶段,作业设计在路径构建和优化策略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课后作业设计不断改善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加快教育发展进程,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目前,研究呈现以下趋势:从单一学科到跨学科融合,研究内容与核心素养融合创新,紧跟课程新要求。

    2025年03期 v.33;No.172 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口岸建设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本刊编辑部;

    <正>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地区,口岸城市众多,口岸经济繁荣,在我国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边境口岸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新时代兴边富民、强边固防行动的重要区域,也是相邻国家经济贸易、政治、文化、科技与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往来通道。为助力内蒙古的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依托学校的边境地缘优势,我刊自2024年第1期开始设置“口岸建设研究”栏目,着重刊登口岸历史、口岸文化、口岸经济、口岸发展等方面的优秀论文,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口岸建设研究方面的重要学术平台。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升口岸治理现代化水平积累更多学术研究成果,现面向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征集稿件,欢迎广大作者不吝赐稿!

    2025年03期 v.33;No.17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