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三少民族

  • 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敖鲁古雅社区为例

    尹立军;亚吉;

    本文以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62户猎民聚居区为田野地点,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通过整合性架构将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的议题进行连结,探索敖鲁古雅社区旅游发展与文化资源、旅游规模、居民参与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达到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研究框架上以区域型文化资源的大架构以及小规模旅游产业的概念作为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整合性起点,使小规模、低冲击、居民参与、利益回馈社区等可持续旅游原则成为可能。

    2020年03期 v.28;No.14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个体叙事下鄂伦春人生活方式的百年变迁和心理印记

    关宇霞;强健;梁静;

    鄂伦春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狩猎民族。近百年来,鄂伦春族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外源性变迁,对鄂伦春族生活方式的冲击超过了以往历史的总和。本文运用个体叙事法,以生活方式为切入点来研究鄂伦春人的社会变迁。通过个体对近百年间生活方式的回忆和叙述,探寻鄂伦春人从氏族社会生活方式到现代生活方式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留给鄂伦春人的心理印记。

    2020年03期 v.28;No.142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思想政治研究

  • 试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三个统一”

    郭一宁;郭笑羽;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持续强化党内民主建设水平,将党内民主建设与党内治理、执政形象与党内监督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多维度的党内民主建设的统一性,包括坚持党内治理和国家治理相统一、坚持党内监督制度建设与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相统一、坚持民主执政形象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相统一。

    2020年03期 v.28;No.142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 全民创业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走向与实现途径

    吴秀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对高校提出了"培养具有国际水平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因此,高校只有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通过多途径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力,才能承担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期待。本文在全民创业背景下,探索思政教育的新价值走向与实现大学生创业力的途径。

    2020年03期 v.28;No.142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社会管理研究

  • 新时代安徽省城乡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谢传会;赵伟峰;

    十九大党中央作出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部署,乡村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安徽省是农业大省,随着工业强省战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凸显出来。如何把握这个机遇,促进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走好城乡融合之路,是安徽省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今后应继续弘扬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坚持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倡导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分区分类发展,推进乡村经济多元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安徽省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2020年03期 v.28;No.142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博弈机制和角色互动——以Y村宗族组织为例

    杨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益的分化以及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已步入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亟需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宗族组织作为典型的乡村传统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担任"非正式治理者",往往能够有效克服正式制度所固有的"法治"刚性约束弊端,契合乡村社会的性质和治理特点,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维持乡村社会秩序和增强乡村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乡村治理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宗族组织固有的"人治"特性也会在乡村治理场域进行博弈,对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造成冲击。新时代加强乡村治理应实现国家和社会的良性互动,提升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的治理能力,为进一步为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0年03期 v.28;No.142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经济研究

  • 进一步激发内蒙古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研究

    宋柏玲;

    基于文化和旅游消费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占比逐年提高,进一步激发内蒙古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都有重大意义,如何激发内蒙古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在战略布局上,笔者建议构建文化旅游集聚区、红色历史文化引领区、生态依托发展区、休闲度假融合区和边境开发开放创新区;在具体举措上,建议统筹基础建设要到位、旅游产品要到位、旅游服务要到位、旅游宣传推介要到位、旅游监管要到位。

    2020年03期 v.28;No.142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呼伦贝尔市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石磊;

    改革开放后,呼伦贝尔市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得到快速发展,呼伦贝尔市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以农牧业为基础、以发展工业项目为重点、以旅游业为支柱、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对就业产生影响,本文基于呼伦贝尔市2000年至2018年产业和就业相关数据,采用结构偏离度和统计回归分析法,通过对呼伦贝尔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明确了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的影响关系,并提出了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策略建议。

    2020年03期 v.28;No.142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语言文学研究

  • 呼伦贝尔市公示语英译策略

    宋艳华;

    公示语是一种公开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公示语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公示语及其功能,分析了呼伦贝尔市公示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公示语的英译策略。

    2020年03期 v.28;No.142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论网络文学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李如;

    中国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小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当代文化领域的一种重要现象。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有明显差异,在创作特征、文本特征、传播特征等方面有其基本特征。网络文学空前繁荣,但也存在价值观偏离、质量低下、过度商业化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实现健康发展。

    2020年03期 v.28;No.142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理工研究

  • 蒙古气旋影响下一次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成因诊断分析

    王常顺;王慧清;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Micaps资料、卫星资料、雷达资料,对2016年3月4日-3月5日发生在呼伦贝尔市境内一次大范围降雪天气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⑴本次降雪过程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是500hPa低槽、乌拉尔山高压脊以及日本海阻塞高压;⑵本次降雪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蒙古气旋,其移动路径呈"U"字型;⑶降雪过程中强劲高空急流出口区左前方强烈的高层辐散抽吸作用使地面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对本次中到大雪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⑷动力条件方面,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高低空配置,再加上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与地面蒙古气旋在垂直方向上叠置,使上升运动得以发展加强,地面的低压系统获得动力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了本次降雪天气;⑸西南低空急流使得低纬度水汽源源不断向呼伦贝尔市输送并使得水汽在呼伦贝尔市上空辐合堆积,有利于降雪的产生;⑹本次降雪发生时,在呼伦贝尔市上空有最大反射率因子为30dBz且均匀分布的层状云降水回波存在。

    2020年03期 v.28;No.142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0K]
  • 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徐春光;乌仁其其格;柴会祥;

    为探讨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课题组选择了呼伦贝尔羊草草原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简单相关、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法,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0cm~40cm土层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降低(p <0. 05),而真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 <0. 05)。0cm~20cm土层中微生物总数的变化趋势为:重度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 20cm~40cm土层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2)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各微生物类群数量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但是土壤微生物区系中的优势种群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 <0. 05)。可见,过度放牧、重度刈割等不合理的利用会影响土壤质量,而土壤的营养状况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有直接的关系。

    2020年03期 v.28;No.142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医学研究

  • “三步椅旁教学模式”在口腔外科住培教学过程中探索及运用

    谢福文;沃晓宇;刘震;季丽玢;

    为探索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椅旁教学模式,对2016年开始进入基地的学员在口腔外科教学中应用"三步椅旁教学模式"进行椅旁教学。学员们对基础知识内容掌握较为全面,基本技能较为熟练,单项技术分项考核优良。望本文中的"三步椅旁教学模式"研究可以在口腔全科其他专科的教学中起到借鉴作用。

    2020年03期 v.28;No.142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呼伦贝尔市布鲁氏菌病调查研究

    包来友;刘东艳;

    布鲁氏菌病是人和动物共患的传染病,也是国家法定检疫-扑杀被感染家畜的三大疫病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呼伦贝尔地区多年来布病发生地域情况、人群结构、时间节点等进行调查研究。借助SPSS9.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到布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从而进行有效的防控,减少农牧民的财产损失,保障农牧民的身体健康。

    2020年03期 v.28;No.142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体育研究

  • 基于因子分析的世界男子网球致胜能力特征探析

    孟凡明;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近六年男子四大网球公开赛175场比赛的15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世界男子网球单打比赛致胜能力特征。研究表明代表变量总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子存在,说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研究显示男子网球致胜能力特征为:1.超强的主动进攻能力; 2.高效的接发球技术能力; 3.积极主动上网得分能力; 4.均衡的攻防稳定性能力。此研究为我国网球运动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启示。

    2020年03期 v.28;No.142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 中国田径运动员竞技实力分析——基于多哈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运动员竞赛成绩

    徐鹏宇;

    本文以多哈世锦赛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运动员所取得的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年龄结构分布较合理;运动项目偏科,女强男弱;竞技实力,趋稳向好;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态势。因此,在田径运动发展中,应注重体育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并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运动员参赛机会,借鉴国外科学训练方法和经验,固本强基、统筹谋划,找准软肋、精准发力,提高中国田径整体竞技实力。

    2020年03期 v.28;No.142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教育研究

  • 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路径分析

    尹大伟;

    随着新时代的高速发展,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人才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高校来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阐述。

    2020年03期 v.28;No.142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远程教育成人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研究

    宋阳;董克;

    近年来,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针对成人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安徽继续教育在线平台"大学英语2"课程的成人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软件,对成人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成人学习者在在线学习行为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成人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与综合成绩的关系方面,综合成绩与在线作业成绩、考试成绩、学习进度和视频学习比呈显著相关性。其中,在线学习行为与在线作业成绩、考试成绩存在强相关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从知识模块设计的优化、交互路径多样化的实现以及学习支持服务的提升三个方面,给出了提升成人学习者学习质量的相关建议。

    2020年03期 v.28;No.142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 呼伦贝尔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调查研究

    诺敏;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动力。本课题组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呼伦贝尔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学历状况、教师教学情况以及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较全面了解师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了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改善培训师资队伍结构等有效提升民族地区英语师资质量的建议。

    2020年03期 v.28;No.142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从管理到服务: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学术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李思文;

    本文详细介绍了阿尔伯塔大学学术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探讨了加强高校国际学生学术服务体系建设对增强来华留学教育吸引力、实现来华留学教育提质增效目标的重要意义。

    2020年03期 v.28;No.142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蒙古语授课教师课程素养的发展研究

    胡山丹;

    当代教师要深刻感受到社会对于学生需求的变化,并顺应时代变化,通过提升自身素养来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蒙古语授课教师课程素养提升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来说显得极其重要。课程素养可以从课程情意、课程理想、课程知识、课程能力四个要素入手,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蒙古语授课教师存在的课程观狭窄、课程理论知识不足、课程意识淡薄等问题,可以采取"因地制宜"、扩充理论知识和"因材施教"等策略去促进蒙古语授课教师的发展。

    2020年03期 v.28;No.142 108-11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教学研究

  • 基于思政“金课”背景下的大学生微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褚金芬;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因为涉及到立德树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关键问题,所以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思政课教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思政课教学要达到"金课"的标准,必须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微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分析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和效果分析,力争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2020年03期 v.28;No.142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思考

    李俏;魏婉莹;

    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地融入教学,进一步提升对党的理论的阐释水平是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新任务。将全会内容和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对指引教学的理论方向、丰富教学的科学内涵和赋予理想信念的教育新任务具有重要作用。十九届四中全会与"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存在内在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教学内容对接、教师责任担当和学生学习践行等方面将全会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实现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概论课"教学全程融贯、无缝衔接。

    2020年03期 v.28;No.142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习近平名言金句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逻辑及创新路径——基于内蒙古三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调查报告

    梁伟岸;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授课满意度偏低、学生自主性不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不深、学习和参与程度不够等问题,需要从模式和手段上进行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名言金句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吸引力,有利于改进高校思政课各构成要素的水平能力,因而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要做好从中央到高校各级党委做好顶层设计,同时要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发挥好校园宣传主阵地作用,确保总书记名言金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发挥作用。

    2020年03期 v.28;No.142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论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安院校思政课建设

    姜雪来;

    公安院校以培养公安专业人才为办学目标。对党忠诚是人民公安的第一政治站位,公安院校的公安类学生作为公安队伍的预备警员,在入校起就应牢固树立人民公安政治属性的意识。思政课是树立与培养公安院校学生对党忠诚、政治坚定的重要课程和有效途径。新时代,大数据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公安院校作为高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大数据在公安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有其必要性。大数据背景下公安院校思政课还存在一些不足,大数据下的公安院校思政课体系化建设是公安院校思政课建设的必然回应。

    2020年03期 v.28;No.142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古代汉语实践教学研究

    张丽霞;娜布其;尚爱萍;

    在文科众多课程的教学中,古代汉语课程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问,语言课程的较强理论性、课程内容和现代生活的剥离性,都导致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生动性不足、实用性欠缺,这些都使得古代汉语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下显得捉襟见肘。然而,通过对古代汉语性质和内容的深层把握,其实不难发现古代汉语是一门充满生机的学问,通过实践教学的有效引入可以焕发出这门老学科的新活力,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古代汉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0年03期 v.28;No.142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蒙语授课专业高等数学的网络教学模式探讨——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白红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基于直播平台的网络教学模式应用与研究备受关注。针对如何提高蒙语授课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网络直播平台实现的高等数学网络教学模式。一方面,提出了线上教学资源结合数位板书写数学公式推导过程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学校课堂教学在网络平台上的成功转换;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行之有效的学习效果检验方法,实现了课后师生在线的良好互动。

    2020年03期 v.28;No.142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 会计仿真实训课程研究与实践——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王新媛;李雪峰;

    会计仿真实训课程是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会计学专业作为呼伦贝尔学院首批转型试点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剖析学院现有仿真实训课程特点,并提出下一步建设的方向,旨在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020年03期 v.28;No.142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基于PBL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实践

    段爱华;陈红琳;门秀萍;张子振;木林;

    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导向。因此,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基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并考虑到基于PBL的教学优点,探讨PBL教学方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基于PBL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20年03期 v.28;No.142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