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少数民族研究

  • 巴尔虎的天鹅崇拜及其影响

    孛·蒙赫达赉;

    巴尔虎人的图腾崇拜对象主要是天鹅,中俄蒙三国的巴尔虎人均认为他们是"巴尔虎代巴特尔和天鹅始祖母"的后代。千百年来,每当天鹅从人们头顶飞过时,妇女要向天鹅祭洒鲜奶,男人要向天鹅祭洒白酒或奶酒。"巴尔虎代巴特尔与天鹅始祖母"的传说,印证了"巴尔虎代巴特尔"与巴尔虎部落名称的形成,有着直接的继承和渊源关系。中国境内的陈巴尔虎人由于信奉喇嘛教的历史较短,属于蒙古族中保持萨满教传统最为浓郁的部落之一,图腾崇拜意识更为明显。新巴尔虎人和陈巴尔虎人均没有专门的对图腾崇拜对象的祭祀仪式,群体性的祭祀活动大多囊括在以"祭天地"为核心的敖包崇拜及祭祀活动当中。

    2015年05期 v.23;No.11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 从《蒙古秘史》看蒙古族的传统道德观念

    李书;

    蒙古族的传统道德观念是蒙古族历史上各种传统道德观念的总称,也是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秘史》是"第一流的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记录了蒙古族各部落的社会组织、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军事策略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情况,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原始宗教信仰和心理素质等,而且还可以了解蒙古族的传统道德观念。蒙古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在《蒙古秘史》中主要表现为"忠主"、"重义"和"敬老"。本文对蒙古族这三方面的传统道德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使我们今后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蒙古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观念。

    2015年05期 v.23;No.11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 丹巴道尔吉执政时期之外蒙古

    萨茹拉;

    1921年,外蒙古成立临时革命政府,并与苏俄红军一起击败白俄匪军,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府。但1924年哲布尊丹巴活佛圆寂,随即外蒙古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真正意义上建立了革命政府。1924—1928年,丹巴道尔吉上台执政,这一时期丹巴道尔吉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援助中国革命运动。

    2015年05期 v.23;No.114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 宁玛派著名祖师——隆钦饶绛巴

    薛乐;

    隆钦饶绛巴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核心祖师,也是雪域高原的著名学者。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但佛学上造诣颇深,而且在文化上也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以隆钦饶绛巴生平为主线,从宗教业绩、文学业绩等方面进行论述。

    2015年05期 v.23;No.114 13-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社会学研究

  • 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思考

    李凌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在于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如何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武装头脑,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成长、提升。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出群众路线,并把它不断发展、丰富,本文从哲学角度对群众路线进行分析,探讨群众路线的哲学视角。

    2015年05期 v.23;No.11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 试析官本位的生成特点及应对措施

    许卓异;

    官本位是官本来含义的"异化",是与"民本位"相对立的价值取向。官本位现象的产生有着多种成因,基于历史观、现实性、思想层面对官本位现象的产生机制展开探索,重点审视官本位的政绩观、权利观、思想观等表现特点。从而为实现官本位向以人为本转变,构建新型的服务关系等方面提供借鉴意义。

    2015年05期 v.23;No.114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 多元主体协作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任鹏燕;姬雄华;茹梦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有了很大改进,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非均衡化现象严重、供需结构失调的现状,分别从政府、社会组织、农村自身以及多元主体相互间协作方面来寻找原因,并试图探索出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解决办法,试图找出多元主体在供给中的协同治理之道。

    2015年05期 v.23;No.114 24-2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个人、社会和政府三维思考

    张成杨;

    城镇化推进意味着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带来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随之产生。失地农民就业过程中受到了自身就业能力、社会支持力度和政府就业促进强度等因素限制,基于个人、社会和政府间交互式关系,需要从个人、社会和政府三维立体视角,依托个人能力建设发力、社会衔接支持助力和政府引导促进牵力三力并举,合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2015年05期 v.23;No.114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 “村改居”社区失地老人社会工作研究:昆明例证

    梅鹏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种新型的社区——"村改居"社区逐渐涌现出来。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村改居"社区中的失地老人因其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排斥等方面的影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探索化解"村改居"社区失地老人生活困境、提升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2015年05期 v.23;No.114 32-3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3K]
  • 北京山区村内自愿移民搬迁研究——以古石峪村为例

    王岳含;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村内危房改造与整体变迁移民工作成为改善村民居住境况的重中之重。本文即以北京山区搬迁为着眼点,立足村内自愿移民形式,在回顾北京山区自愿移民搬迁历程的基础上,从村内自愿搬迁的特点出发,全面总结密云县不老屯镇古石峪村村内自愿移民搬迁的经验,并对该项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该工作的顺利实施。

    2015年05期 v.23;No.114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经济研究

  • 沪渝房产税改革试点有利于缩小收入不平等吗?——基于双重差分DID模型的经验研究

    李菁菁;崔志坤;

    收入分配功能是房产税的三大功能属性之一,探究上海和重庆于2011年1月开展的的房产税改革试点对于缩小收入不平等作用不仅有利于合理评价上海、重庆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而且可以为下一步税制改革提供指引。本文基于2007-2013年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研究了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的试点改革对于收入不平等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试点对于缩小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不显着。为此,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进一步深化房产税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2015年05期 v.23;No.114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 基于ARIMA模型的我国通货膨胀预测研究

    田新;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人们对价格问题越加敏感,通货膨胀成为了困扰人们生活的主要问题,由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央行频繁使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整通货膨胀率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本文选取1990年至2015年4月的CPI月度数据通过构建ARIMA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模型的比较得出ARIMA(3,1,(1,2,3,7))能够对我国未来通货膨胀率做出较为理想的预测,如果央行能够参考该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宏观调控,将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015年05期 v.23;No.114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3K]

文学、语言、艺术研究

  • 由哥特之梦的变迁看《一把尘土》的反现代性主题

    石书贵;

    在伊夫林·沃的小说《一把尘土》中,主人公托尼·拉斯特崇尚传统,热爱其哥特式庄园,迷恋熟悉的牧歌式生活方式。但发展迅猛的现代文明与此格格不入,他的哥特式生活理想在现代文明挤压下难以成真。在远离文明尘嚣的南美洲,他的梦想化为泡影。沃借拉斯特这一人物及其哥特梦的变迁来表达对传统的依恋与推崇,同时也反映了对现代文明的深刻控诉,暗示人类社会已走向荒蛮,从而凸显小说深刻的反现代性主题。

    2015年05期 v.23;No.11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 多模态新闻语篇的视觉语法分析

    段洋洋;韩鸾;

    多模态语篇分析是对组成一个语篇内部不同符号模态的分析,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语篇分析的诸多局限性。本文以社会符号学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解读新闻语篇中的多模态化,阐述其它符号资源如何与语言符号共同创造出一个完整的语篇,进而传递出更多的社会互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视觉语法在分析多模态新闻语篇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对于提高读者的多元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2015年05期 v.23;No.114 55-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 消失的花海——解析《樱桃园》的多重意蕴

    麻丽阁;

    《樱桃园》是契诃夫最重要的一部喜剧作品。其中,樱桃园的易主和消失,有着深刻的内在意蕴。它不仅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迅速发展进而逐渐取代了封建贵族的统治,同时也预见了人类在世纪之交对物质和精神不可兼得的思想困惑。而在砍伐树木的斧头声中,契诃夫也揭示了在新的文明方式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改写的过程。

    2015年05期 v.23;No.114 58-6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 现代色彩在中国工笔画中的应用研究

    时倩敏;张善庆;

    中国工笔画注重色彩的搭配、调和、写实,它充分表达画家们的思想感情。中国工笔画要寻找新的艺术语言,就必须跟上时代的变化。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中国画的色彩观要想寻求一个能符合现代人生活的色彩感觉及审美需求方法,就要打破传统的绘画规律,在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科学色彩之间进行探索,来更新色彩观念,拓宽现代中国画色彩观的变化与发展,使这古老的画种在未来焕发出新的光彩。

    2015年05期 v.23;No.114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图书馆研究

工程研究

  • 浅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

    冯恒兴;刘艾萍;

    在工业、民用建筑和水利、交通、铁路等工程中,随着混凝土技术的逐步完善以及泵送商品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工程中也更多地采用超长、超厚、超宽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技术难度也随之不断增大。本文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有效控制和防治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最合理措施。

    2015年05期 v.23;No.11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 基于S7-300PLC的露天矿疏干排水控制系统设计

    王巍;

    从某露天矿自动化生产实际出发,针对其现有疏干排水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现代工业技术和控制理论,根据系统的工艺控制要求和系统控制功能全面分析,利用S7-300PLC软、硬件实现自动采集水泵的各种运行参数,通过井下水位及各类传感器等信号判断水泵的工作及负荷情况来实现水泵自动控制及故障报警。依据工作情况可自动,手动控制水泵的启停及电动阀的开、关,利用Win CC组态软件能够完成对水泵运行情况及水泵运行中各种参数在线监控。

    2015年05期 v.23;No.114 74-7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教育、教学研究

  • 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及路径探析

    杨大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标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航向。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程度,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永续发展。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顶层设计为先导、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师德建设为保障、科学教育为前提、优秀榜样为引领、自我建构为重点、外围优化为依托,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践行度。

    2015年05期 v.23;No.114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视界中的主题教育活动探研

    李铁英;宫红梅;

    文化建设是关系个人、民族、国家甚至全人类的大事。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样是大事要事,它关系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整体效果和我国人才培养的成败得失。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多种载体中,主题教育活动是当前最受推崇的载体之一。本文归纳并详尽阐释了蕴含着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四类主题教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通过提升主题教育活动品质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包括:精选主题,体现特色;以人为本,主客互动;整合资源,建设队伍;拓展外延,升华成果。

    2015年05期 v.23;No.11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 “和而不同”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安晓宇;

    本文以"和而不同"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理论指导,探讨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这一中国特色的生源类型的"不同"之处以及其融"和"到普通研究生中教学所面临的新问题,以"骨干计划"研究生英语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了如何以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并为本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从而促进"骨干计划"研究生和研究生英语教学更为"和"谐地发展。

    2015年05期 v.23;No.114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 外国文学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教育

    王学功;马江涛;

    生命教育是人文精神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文精神教育在于发现、认同、发扬人的尊严、价值。生命教育在于肯定生命、激扬生命和超越生命。外国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进取精神体现了对生命的肯定;外国文学中的自然之爱、父母之爱和两性之爱是对生命的激扬;外国文学中的人类悲剧命运和希望不息的精神是对生命的超越。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活"的文学形象接受了生命教育。

    2015年05期 v.23;No.114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 试析高校安全保障义务——个案引发的思考

    秦萌;

    本文从高校安全保障义务的界定入手,对高校安全保障义务理论基础以及高校发生自伤或自杀事件后的责任进行分析阐述。

    2015年05期 v.23;No.114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4K]
  • “国培计划”中师范生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周丽华;

    "国培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项目既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得到职后强化培训,也使师范生有机会进行岗前训练,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学教师质量,促进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均衡发展。通过文献法、实地调查等方法,找出目前师范生顶岗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循环理念的PDCA循环理论,构建"国培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使之有效地推进师范生顶岗实习,使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提升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

    2015年05期 v.23;No.114 95-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 对话式教学方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陈彦艳;

    对话式教学方式具有能够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等优势特点,契合于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话式教学方式在法学教育中的表现方式主要是案例分析法、讨论教学法、问答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编写系统的案例教材并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学。

    2015年05期 v.23;No.114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1K]
  • 从中美线性代数教材对比谈线性代数教学改革

    郑文晶;

    本文通过中美线性代数教材的比较和国内目前线性代数教学的现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线性代数实践性教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教学中,实现课外自主学习,在改革课程考试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2015年05期 v.23;No.114 104-10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 高等院校生态学实习教学改革探讨——以呼伦贝尔地区为例

    王常顺;

    高等院校生态学的理论学习和实习往往分开进行,这就使得实习教学中忽略相关理论的学习。本文结合呼伦贝尔当地特色,提出了样带考察、定位实验和室内分析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的改革办法。以期对生态学实习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2015年05期 v.23;No.114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 英语绕口令在英语形象思维训练中的应用

    王兆辉;

    语言思维方式与语音、语法和词汇量一样,是影响口语表达水平的重要因素。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如果只将语音和语法作为教学重点是远远不够的。纯正的发音、丰富的词汇、扎实的语法如果被汉语思维绑架,就会产生Chinglish这样的怪胎。本文结合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实践,尝试通过绕口令这一喜闻乐见的语言游戏形式,达到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目的,从而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真正做到"说我所想、言为心声"。

    2015年05期 v.23;No.114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宋艳华;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由老师制定合理的、可完成的任务来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任务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本文主要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英美文学教学的弊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2015年05期 v.23;No.114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